全国热线
027-87538900

咨询热线:

027-87538900

邮件: 1569945049@qq.com

电话:18062095810

地址: 湖北·武汉·鲁巷·华乐商务中心1006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案例

ayx爱游戏app: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访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主任王海桥

发布时间:2022-06-17 14:07:00 来源:ayx官网 作者:ayx官网登陆
  • 咨询热线:027-87538900

  “立足高水平工科高校特色,契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在近期举办的北方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方工大”)线上招生宣讲会上,该校文法学院副院长、法律系主任王海桥这样介绍学校法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理念。

  近年来,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在学术科研和人才培养上,积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结合该校高水平应用型工科大学新工科建设优势,致力于培养“文理交叉、文法交融,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兼容”的新法科人才,取得显著成效。

  “地处首都”“工科见长”“多学科复合”是北方工大的几个重要标签。王海桥介绍,针对这些特点,北方工大发挥法学专业与理、工、经、管、文等多学科融合发展优势,致力建设首都法治智库,在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事法学4个方向和城市治理法治研究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近年来,该院成功获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城市治理研究基地”、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基地等,并与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石景山区人民法院联合共建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共建北京西部知识产权教育基地。

  王海桥介绍,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教科研团队与北京市多家基层政府长期合作,通过专家论证、法律咨询、授课等形式,为首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建言献策,多次协助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如该院院长、教授刘泽军受邀参加首届“中国-拉美法律论坛”、第三届“金砖国家法律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在城市治理法治研究方面,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目前已形成了一支由26名骨干成员组成的团队,并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等共同发起成立北京社会治理法治研究会。该团队持续关注北京市法治重点领域问题,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司法部、民政部、北京市等委托研究课题项目18项,提出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社区综合减灾示范标准体系设计与执行”等政策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该团队撰写的关于北京市城管执法“四公开一监督”制度设计与实践状况的调研报告获评“华夏建设科技奖”(2018年)。

  此外,北方工大2016年经审批增设了知识产权特色专业,同时在法律硕士专业新增知识产权法务和涉外法务人才培养方向,形成法学和知识产权的集群化人才培养机制。目前,该院民商法知识产权法团队打造了系列教科研平台,包括北京西部知识产权教育基地、京西知识产权论坛、首都知识产权志愿者服务站等。该院教授王素娟曾参与北京市知识产权专业评估标准研究、起草等工作;该院5名成员承担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诉讼制度、北京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机制等研究的智库报告获有关单位肯定。

  在人才培养方面,依托学校的教科研团队及多个校内外合作平台,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探索出了“8合1”实践育人机制,即:“循环渐进”式专业实习、系统开设“双师同堂”课程、强化“多元实践模式”、建设“一支部一特色”专业实践品牌、完善法治实践工作坊、推进智慧法学教学改革、依托市级平台深化“1+1+N”育人机制、支持学生实践社团形成“以赛促学”机制。

  王海桥介绍,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该院法律系成立了法律实践教学中心,并专门组建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配备专业设备软件,开展案例教学、诊所教学、模拟法庭等虚拟仿真实验。同时,该院依托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等联合建立的25家实践基地,探索形成了校内导师、学生与实践导师协同配合的实践机制。

  此外,与一般专业实习不同,该院法学专业学生实习采取“循环往复,多阶段实习实践”模式。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进行为期五周的“认识实习”;大学二年级进行为期五周的专业实习;大学三年级结束后,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这三个阶段的实习实训全部集中进行,并严格管理。

  “实践教学创新改革,确保我校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真正契合首都法治建设需求。”王海桥介绍说,除此之外,作为首都地方工科高校,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一直在探索如何实现信息时代的智慧法学建设。为此,该院法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了“互联网法学”模块,开设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互联网纠纷解决”“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法律实务”等18门课程,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均须选取相关课程。

  此外,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还充分利用工科资源优势,积极搭建智慧型法学教育体系,开发了8门法学线上课程,建立了优秀法学教学案例库和支持讨论式、互动式教学的“智慧教室”。在教学方式上,该院积极开展“雨课堂”等多种智慧学习方式。

  同时,该院还引入学校工科实验室制度,创设“法学实验工作坊”,设立了专门的“法治文化工作坊”和“法学论文写作工作坊”。两个“工作坊”占地面积共178平方米,拥有电脑74台及各类电子设备、电子数据库等。在具体工作方面,该院指定有在研课题的教师入驻,并允许学生每学期以自主申报方式进入指定项目实训团队研习。此外,该院还邀请校外导师共同参与指导学生在一学期完成经典文献阅读、文献资料整理、项目专题研讨、实务热点调研、日常写作训练、论文答辩结题等训练环节。

  在人才培养方面,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还积极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共享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合作,并形成了联系密切的良好合作机制。

  据介绍,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联合开展法学本科“双培”招生培养项目(仅限北京地区招生)。学生前三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就读,第四年回到北方工大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后取得北方工学学士学位。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联合实施法学本科毕业“实培”项目,双方联合指导学生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同时,该院还借助北京市、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支持计划”“境内外高层次人才特聘计划”,聘任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教师担任硕士生导师;聘请中国人民大学有关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此外,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充分利用学校作为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以及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09所高校建有校际合作关系的有利条件,先后资助近百名学生前往英国华威大学、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肯特法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等,参与“法治与创新”领导力发展短期项目、法治文化短期交流项目、知识产权国际学术论坛、金融法治国际学术论坛项目等。与美国芝加哥肯特法学院签订“3+1”、“2+1”合作协议,专门推荐学校法学专业三年级本科学生或二年级研究生到该校就读,对方提供一定额度的奖学金。学生毕业达到一定条件后,两校可同时授予其相应学位。

  近年来,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多措并举,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2019-202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自2018年本科培养方案修改后,该院强化国际视野的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届毕业生中每年约有27.8%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或在国内读研,且学生就业领域广泛,专业匹配度达90%。

  展望该院法学学科未来的发展,王海桥说:“我们下一步将全力提升国家级法学本科专业一流建设点和知识产权特色专业建设,努力推动法学一级学科发展和凸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点特色优势,在学校支持下积极申报法学专业博士点。”

  原标题:《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访北方工大文法学院法律系主任王海桥》




上一篇:浦东]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共研新课标 蓄力新成长——语文教研组新
下一篇:淮南师范学院:一本招生 生物科学“生”生不息“科”创未来专业介绍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3172号

QQ咨询
在线留言
扫一扫

扫一扫

全国服务热线
027-87538900

返回顶部